养殖企业比拼成本管理 金融工具成应对风险优选

  证券时报记者 魏书光

  油脂压榨和饲料养殖“卷”得越来越厉害。

  对于进口成本居高不下,但养殖饲料行业去化缓慢的情况,在昨日“第17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暨农畜产业(衍生品)大会”上,多位龙头企业负责人和行业专家表示,企业降本增效需求迫切,全行业应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合作和增强金融工具规避经营风险能力。

  油脂饲料行业进口成本上升

  “近3年国内大豆压榨行业开机率均不及60%,且有逐年降低的态势。”九三粮油公司董事长罗永根表示。据介绍,过去几年国内油厂进一步扩张产能,截至今年9月,全国进口大豆压榨产能高达48.2万吨/日,较去年增长6.8%,为近几年来年比最大增幅,而明年预计将达到50万吨/日,这导致靠压榨本身带来的现货利润维系更加艰难。

  在成本方面,国内油脂企业面临汇率、原油和船期等更多风险因素。罗永根认为,中美经济周期错位,美元维持强势,导致进口大豆成本价格上升。同时,能源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与能源相关的化肥以及海运费增加,也在间接增加进口成本。

  面对明年巴西的大产量和阿根廷的恢复性增产,在中国整体需求增量非常有限的大环境下,供应压力增加,盘面和贴水均承压,对于压榨油厂来说,仍将面临着难以套保远期、船期,存在临近采购以及在手贴水重置损失的风险。

  当前,国内大豆和油脂库存都处在历史高位。据第三方资讯机构预估,10月~12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总量接近2600万吨,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200万吨。而钢联数据显示,截至10月27日当周,国内棕榈油商业库存为91.76万吨,处于近8年同期最高水平。

  企业降本增效需求迫切

  在饲料综合成本不断上涨的同时,下游生猪等养殖行业产能过剩情况也丝毫不轻松,行业去化缓慢,企业降本增效需求迫切,对企业管理风险的要求也在提高。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认为,养殖行业主动退出非常缓慢,生猪存栏规模仍然处于高位,甚至下半年还在季节性增长。出栏方面,二、三季度明显高于上年同期,且出栏量和出栏活重均增长,预计全年猪肉产能将超过6000万吨。综合来看,产能处于高位,猪肉供给处于上升周期,但猪价仍处于下行周期;母猪产能仍维持高位,2024年上半年仍有下跌风险。

  “规模化让产业大节奏更拖沓。”中粮家佳康副总经理李芳芳认为,当前养殖行业供大于需的格局下,企业比拼的核心是降成本。近年来,随着生猪养殖对防疫、环保、育种等生产管理要求不断提高,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已经成为行业内的重要议题。

  随着生猪期货价格发现功能逐渐发挥作用,也为养殖主体生产经营提供着越来越重要的参考。国内生猪养殖前20的龙头企业大多数已通过不同形式参与到生猪期货市场体系中,一些龙头养殖企业开始通过关注和运用生猪期货行情及时了解未来猪价走势,提前核算养殖收益,来合理安排出栏计划、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资料显示,2023年上半年,生猪期货总成交量434.8万手、日均持仓量9.9万手,单位客户日均持仓占比达52.35%。

  以金融工具应对风险挑战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宗礼认为,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变局,大宗商品供需格局和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在国内玉米供需紧平衡、大豆高度依赖进口,原料市场供应和价格存在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的背景下,运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规避经营风险,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做好风险管理、应对挑战的优选。

养殖企业比拼成本管理 金融工具成应对风险优选

  今年以来,在有效防控风险基础上,大商所根据市场变化,有序下调豆一、豆二等15个品种涨跌停板幅度和保证金标准,放宽生猪等4个品种交易限额,促进提升市场流动性,满足产业客户避险保值需求。

  同时,国内期货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昨日,大商所与马来西亚衍生产品交易所(简称BMD)正式签署豆油期货交割结算价授权协议。根据授权,BMD将以大商所豆油期货交割结算价为基础,开发“马来西亚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期货合约”,并计划于2024年上市。

  该合约标的物与大商所豆油期货相同,到期时以大商所豆油期货交割结算价为基准进行现金交割。此次合作是中国期货市场首次授权亚洲交易所直接使用中国商品期货交割结算价用于新产品开发,也是马来西亚期货市场首次将境外商品期货价格用作现金交割结算价的计算基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