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票房分账说的是电影的票房对放映方,发行方,制作方的三方分成,比例为4:4:2。具体的分成数额都有合同。成本和宣传费三方各算各的,因为每一方都有自己的成本和宣传费用。再具体的,不同的电影也会不一样。
2、就是投资方,和制片方,运作方的票方分成,比例4:4 :2大概这样分成 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3、票房分账就是需要在总票房中扣除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的营业税。剩下的钱当中,作为放映场所的影院拿走57%,制作方和发行方拿走43%。综合票房:计算电商服务费后的票房收入。分账票房:服务费部分不计入。
4、电影票房收入首先缴纳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约97%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1、综合票房:计算电商服务费后的票房收入。分账票房:服务费部分不计入。投资人的收益按分账票房算。电影的票房是放映方,制作方,发行方三方分成,比例一般为4:4:2。具体的分成数额一般之前都有合同。
2、投资者分账部分:首先院线总票房需要扣除5%的专项事业发展基金,其次扣除3%的税费,这个是国家收取的。
3、一种是分账大片,按国外制片方35%,国内发行方17%,放映方48%分配票房,基本都是好莱坞电影。
1、票房分账是指电影版权所有者不卖断发行权,而是委托中介机构代理发行,并事先商定比例,按影片的票房收入分成,以使制片方、发行机构和放映单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票房分账就是需要在总票房中扣除5%的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和3%的营业税。剩下的钱当中,作为放映场所的影院拿走57%,制作方和发行方拿走43%。综合票房:计算电商服务费后的票房收入。分账票房:服务费部分不计入。
3、就是投资方,和制片方,运作方的票方分成,比例4:4 :2大概这样分成 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4、由于票房越小的电影越需要国家和国企的支持,因此,“中影数字”可以对分账票房-6亿元的电影收取3%,分账票房-6亿元的电影收取2%,分账票房-6亿元的电影收取1%。
5、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如下: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
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中影数字提留1-3%的发行代理费。剩余的40-42%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影片的发行方会收取归属制片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
票房分账说的是电影的票房对放映方,发行方,制作方的三方分成,比例为4:4:2。具体的分成数额都有合同。成本和宣传费三方各算各的,因为每一方都有自己的成本和宣传费用。再具体的,不同的电影也会不一样。
就是投资方,和制片方,运作方的票方分成,比例4:4 :2大概这样分成 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电影联合发行常见的分红方式有以下几种:直接参与票房的分红:影院在放映影片后会给投资者一定的票房分账比例,一般为**35%**,这个就是投资者可以拿到的红利。
怎么投资电影分红?首先要判断一部电影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否可以进行投资。搞清楚这个电影有没有立项,核实投资方、制片方、发行方的真实性,项目是否过审,是否合法。
一般一个有效点击量是2-3元。这些平台的点击量收益最后都是分给投资者的。(比如《新喜剧之王》下线后,在腾讯视频播放次数4亿,会员6元,非会员12元。
电影投资的分红,由中影集团(国家)联合第三方会计事务所计算分红(票房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猫眼有实时数据);会计事务所和公证处结算,由出品发行公司将分红直接打到预留的银行上。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