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庆余年两个皇子(庆余年两个皇子是谁)

中国财富网 2024-05-24 08:21 资讯 25 0

  自古以来,皇宫为各朝禁地,皇帝后妃、皇子公主的生活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十分神秘。

  不过,神秘归神秘,也不是无迹可寻。

  譬如《康熙起居注》中,即记载了当时皇子们一天是怎么过的,不如去看看吧!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六月初十日寅时(按:即早上5点以前,天还没亮),皇子们进入书房早读;

  卯时(早上5点到7点),满文师傅达哈塔、汉文师傅汤斌和少詹事耿介,还有管记载皇太子言行的起居注官也进了太子胤礽(当时十四岁)的书房。

  按康熙“书必背足一百二十遍”的规定,太子胤礽读完后便让师傅汤斌过来听他背书,要是胤礽背一字不错,汤斌就用笔做上记号,再教新书。

  教完后,胤礽还要练习书法,一次通常写几百个大字,。

  辰时(7点到9点),康熙在上完早朝后,就会过来看看皇子们书读得如何。

  他先进皇太子的书房,问汤斌:“皇太子书背熟否?”

  汤斌奏道:“很熟”。

  康熙便拿起书,随便挑出一段,让胤礽背诵,随时检查。

  临走时,康熙还特意叮嘱起居注官,让他们好好监督皇太子的学习。

  康熙走后,胤礽开始写作文,一直到写到12点左右,侍卫们给皇子和师傅们送午饭来。

庆余年两个皇子(庆余年两个皇子是谁)

  吃完饭也不休息,胤礽还得继续读新课文一百二十遍,接着又是背书。

  等到下午三点左右,侍卫会送来点心,胤礽吃完后开始上体育课——射箭。

  等侍卫在庭院中安好箭靶后,胤礽便出去活动活动,张弓射箭,玩一会。

  射完箭,胤礽还得回去学习,师傅汤斌和耿介开始进行疏讲。

  这天下午的四五点钟,康熙又带了一帮子人过来。

  这次除跟随的大臣外,康熙还把大阿哥胤褆(十六岁)、三阿哥胤祉(十一岁)、四阿哥胤禛(十岁)、五阿哥胤祺(九岁)、七阿哥胤祐(八岁)、八阿哥胤禩(七岁)也都带了过来(当时六阿哥已夭折)。

  等皇子们都到齐后,康熙说:

  “朕宫中从无不读书之子。向来皇子读书的情形,外人不知。今特召诸皇子前来讲诵。”

  这等于是在大臣们面前的一次公开抽查了。

  汤斌听后,便按照康熙的旨意,拿出一本经书随意出题,诸皇子依次背诵并讲解。

  令康熙满意的是,这次抽查考试的成绩很不错,就连七岁的胤禩,也都将所学的文章讲得头头是道。

  唯一的例外是皇五子胤祺,因为他从小带在皇太后身边,皇太后只让他学满文,所以他不懂汉文,在那里有点发愣。

  康熙见状有些尴尬,只好让他写满文一篇,交由满大臣看一遍。

  儿子们在大臣面前表现不错,很给康熙挣面子,康熙高兴之余,便亲自写了几个大字,为儿子们示范书法。

  随后,康熙又命侍卫们在院中装好箭靶,要看看儿子们的体育如何。

  皇子们按顺序依次连射,劲道很足。康熙见后大为开心,于是让那些师傅们也来射。

  最后,康熙亲自上马,连发连中,好不得意。皇子们一天的生活,就这样过去了。

  和以往的朝代相比,清朝皇子的教育确实非常严格。

  每个皇子很小就进上书房读书,等到成年后,大都精通四书五经、满汉双语,诗文书画方面也有相当造诣(这或许是爱新觉罗族经常出书画家的原因)。

  从教育内容来看,皇子们也是文武兼备,全面发展,康熙还经常带着皇子们随驾出巡、行围狩猎、出京办事、统兵祭祀等,通过实践来锻炼他们。

  西方传教士张诚曾有这样一段见闻,说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夏天,康熙带着七个皇子巡视塞外。

  “整整一个月,这些年幼的皇子同皇帝一起终日在马上任凭风吹日晒。他们身背箭筒,手持弓弩,时而奔弛,时而勒马,显得格外矫捷。

  他们之中的每个人,几乎没有一天不捕获几件野味回来,连最小的九阿哥胤禟(十岁)也猎获了两只鹿”。

  因为从小就训练有素,不少皇子的箭法十分了得,譬如十六岁的三阿哥胤祉,他在围猎中多次与皇父康熙比试箭法,父子二人一时间竟然难分高下(估计还是胤祉让着)。

  看着儿子们个个有出息,康熙这时候大概是最开心的。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康熙的皇子们大都很有才能,而这也为后来“储位之争”埋下了伏笔。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最近发表
友情链接
关灯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