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狗叼着肉骨头,一只小猫舔着鱼骨头。小狗说:“肉骨头好吃。”小猫说:“鱼骨头好吃。”它们争来争去,不欢而散。小狗小猫都饿了,最后一起去找食物。
树上有只鸟,地上有只雀。地上的雀儿飞上树,树上的鸟儿飞下地。地上的雀儿和树上的鸟,一边飞一边叫,乐得喳喳叫。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让人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锻炼了发音和语言的流畅度。
石狮寺前看大佛,大佛寺前看石狮。石狮像大佛,大佛像石狮。分不清是像大佛的狮子,还是像狮子的佛像。这需要清晰的语言和细致的观察力。
一条长虫进入耳朵出不来,急得难受满地跑。长虫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从耳朵里出来,但又不宜用太大力气,以免伤害耳朵。这需要掌握语言的节奏和分寸。
接下来是其他绕口令:
六、第六条绕口令:有只皮鞋找不着
有只皮鞋找不着,躺在墙角声声叫:“吱儿吱儿吱儿!”原来旁边有条纸,画了个鞋印躺里头。纸条上面有画,鞋子落在山下。找到鞋子往家走,喊声“喵喵”遇猫咪,“喵”声吓得鞋子跑!猫说:“你的鞋咋都破?”人听鞋说:“我们跑了不知多少坡!”急着上山回来补,突然来了牛老牛直撞他身上!叫骂牛脏不听话,可他忽然明白错了啥!原来是皮鞋跑了,赶快去找回墙角。叫着“喵喵”来寻猫,不料自己就找到了皮鞋!真是忙中出错,失而复得!找到了皮鞋回家走,看见一箱子上头儿有个牛鼻子环儿!就把牛扣在那箱上锁起。忘了打开那个结儿,回到家已是疲惫不堪了!去解开牛锁拉开扣儿;接着翻箱发现箱底布底下小兔“在露珠儿!”“咯咯!”笑坏了自己儿也!快笑晕在墙角时一下扒开扣一跃而出哈哈大笑出来了!为了求和“笑”了一夜没合眼儿!结果把皮鞋弄丢了!大家不要笑!笑要丢皮鞋哩!这是真事儿!谁丢了皮鞋可别忘了找找哦!这可真是个“闹剧”!皮鞋最终还是找到了!可笑的“闹剧”又结束啦!真是个趣味儿的小绕口令。
七、第七条绕口令:大桥上面掉下桥下来两道一摇一摆跳蹦蹦的大胖框!打杆的又不知道是白面缸、豆浆缸、还是烙铁粑的皮盒子上的绿玻璃棱子擦脸刀乱在盘儿上铛当响哩!胖框儿里面装的是鸡毛掸子簸箕、簸箩里的装着辣椒面儿;还是擀面杖子打棍子甩炮响哩?不知道别乱嚷嚷哦!可别误伤无辜呀!哈哈哈……真是个有趣的绕口令。
以上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绕口令,更多的挑战可以继续在后续的40条绕口令中找到。这些绕口令不仅锻炼了发音和语言的流畅度,还考验了思维敏捷度和反应能力。希望这些绕口令能够为大家带来欢乐和挑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