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艺术·家 |
极致生活方式的发现者
胡同儿女,
多奇志。
胡同里的北欧风
北京老炮儿都说,
要想知道这座城市的秘密,
CBD、金融街的摩天大楼里是找不到的,
一定要去市井喧嚣的
老胡同里走一遭。
一个瑞典大男孩Markus,
去年7月底刚来中国开始新工作,
就阴差阳错地租下
月租400元的胡同大院小间,
领略到了,
老北京的真正色彩。
城根儿下、里弄中,
街坊相闻,
提笼架鸟、票友吊嗓子,
作为外国友人,
老炮儿们的生活之道,
让Markus倍觉新鲜。
但生活除了这些乐趣,
最本质的不便,
在于他租的这间房。
俗话说得好,
便宜没好货。
寸土寸金的帝都,
这间月租400元的小间,
只有不足10㎡。
一踏进屋,
墙皮剥落、四面返潮,
阴冷霉菌的味道扑面而来。
住惯了瑞典家里
宽敞舒适的独栋房子,
Markus初到这里,
一脸懵圈。
但和所有北漂一样,
便宜租金和四通八达的交通,
让Markus舍不得离开。
既然走不得,
房子又几乎无从下脚,
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
于是,他决心
让这间小屋彻底
大!变!身!
改造租房,第一道关就是房东,
这个大杂院住了十几户邻居,
为防扰民,
房东死活不同意。
但这位外国友人偏偏执拗,
软磨硬泡俩月,
各种保证各种苦求,
终于把房东这棵铁树磨开了花,
房东也想看看 ,
这小破屋究竟能折腾成什么样。
得到房主首肯,
Markus立马着手开始。
屋里空间太有限,
所以Markus打算在院子里,
辟出一个喝茶的地方。
红砖参差,
一秒把人拉回上个世纪,
一堆杂物摞在墙角,
让这个小院儿更加拥挤。
清走杂物,去掉挂绳,
再把砖墙刷上白漆,
邻居小孩儿也过来围观。
有人可能觉得,
这样只不过是换了种丑法。
那么再地铺小鹅卵石,
摆上竹枝,配上藤椅和矮几,
这回你再看看,
是不是味道就出来啦?
10平米屋内造不出客厅,
他愣是把客厅移到院子来,
天气好时,晒太阳喝喝茶,
京城老大爷的范儿就出来了。
院子拾掇好,
重头戏还在后面。
回头看看屋内,
又一波头疼的来了。
小屋子最大的问题是线路,
屋子走线凌乱,
最大的那根居然是水管,
接出去给邻居供水,
轻易不敢动。
长期不见光的墙面 ,
也因受潮而大面积风化脱落,
甚至水泥基层也已经暴露在外。
老式的矿棉板吊顶,
龙骨架都锈了,
艰难的悬挂在房间上空,
随时有掉落的危险。
问题虽多,头绪倒也理得清,
Markus照着设计的图纸,
决定“擒贼先擒王”,
先动线路。
移除家具、拆除吊顶、铲除墙面,
Markus请教了专业人士,
将原来的明线改为走房顶的暗线,
这团乱麻,
算是整理了出来。
墙面先用石膏抹平,
为了提高抗潮能力,
用耐水腻子把四面
反复抹了两次。
天花板白色方格顶,
墙壁贴上素色壁纸,
木地板跟着就位,
初见时的狼藉渐渐隐去。
雏形有了,
Markus开始往里填东西,
毕竟,
软装才是一个家的血肉。
这样一个微型的家,
最重要的不是空间,
而是舒适,
所以除了床,
房里的年轮地毯、懒人沙发,
都能随时坐卧。
在床上
在豆包沙发上
在圆毯子上
这个北欧来的小伙子,
把自己家乡的腔调融入了
京城小家中,
色调搭配清新飒爽,
缓解了小空间的压抑。
房子虽小,五脏俱全,
各种小装饰,
彰显着主人的情(♂)趣(♀)。
浅胡桃木的磁铁钥匙挂,
错落在刚进门的墙上
嗅到了一丝小清新的味道。
床头的墙壁,
挂着棕榈叶和金星蕨
的植物壁画,
分别寓意上进和自信。
右面那面,
被Markus拿来当照片墙,
挂着他满世界的记忆。
多么(热爱生活又)帅气的男子啊!
蛋蛋的灯发出淡淡的光,
往左边看,
原来帅哥也爱养多肉。
Markus说,
我好像找到了在家里的感觉。
像是跨域了国界,
也像是穿越了时代,
街坊邻居都赞不绝口,
房东也跟着乐了。
在这样的房子里,
自拍的心情都更好了呢。
Markus说他没想到,
这座浮光掠金的城,
还有这样的一群人,
过得清苦,却分享着浓情。
他想念瑞典家中的清爽,
也喜欢老北京四合院里的温暖。
一方天地,至亲同堂,
中国人的心愿也不过如此,
只生欢乐,哪管忧愁,
其实很简单,
却是外国人在大胆改变,尝试去做...
人间有味是清欢,
Markus这个有味小家,
只用了一周。
七天一世界,
没准你的新世界,
就在下一个七天。
图片源自网络,艺非凡编辑整理
50年匠心手工皂
?
艺 非 凡
| 极 致 生 活 方 式 发 现 者 |
转 载 须 知
除注明外,内容均为艺非凡原创
转载需回复“转载”二字
▼点击一下,艺非凡招贤纳士啦!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