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看过史记的都接触过“氏”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
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
在度娘的时候看到这句话我还特意记录了下来
“古代姓从母,氏从父”
今天在组织上了解到了更为详细的,感觉字里行间还有火药味,谁让人家是文人骚客呢,激烈的争论如下:
汉元帝曰
氏有三种说法
先秦,某些人有特殊才艺或功劳,被封为某氏,如刘累为@驭龙氏,还有豕韦氏(猪皮氏)。
唐宋以后,女人很少用名,而是在夫姓后挂父姓,如江青可称为毛李氏,则天大圣皇帝可以称为李武氏,
现在的用法,姓氏并称,不再区分。
晋国督戎曰
先秦是男子才有氏,国别官职居地等等都能为氏
汉元帝1: 回复 晋国督戎
燧人氏甚至神农氏是否是男性?个人认为很难判断。许多农史学家在研究农业起源时都指出,原始农业的发明者可能主要是女性,而感觉氏主要是职业或特长的分工。所谓女姓男氏的说法,我感觉可能是秦汉之后才兴起的。
晋国督戎: 回复 @汉元帝1
扯到神话传说就扯远了
汉元帝1: 回复 晋国督戎
你认为我说的是神话?那就把燧人氏、庖牺氏这些标签都抛开。只要承认母系社会存在,氏存在于母系社会,那么自然能得出女子也曾有氏的结论。
质実刚健曰:
传说时代的xx氏,参杂有后世的姓氏观,运用材料要考虑。氏字在已知卜辞中仅有一例残辞,金文常见。从字形看,象人持土块插立在地面,即所谓胙土,亦即立社,胙宜读为作,立也,社、土本一字。故胙土命氏常连用,君位亦称祚,词源即来自胙土义。至少,在造字时代,立社乃有氏
谁赢了?都没有赢,也都赢了,本来这个事情就没有输赢,这个问题会一直存在下去,我相信不管多少人议论都会是这样的结果。都没有赢,也都赢了。其实人生也如此,没有失败输赢,我们都很公平,咱们的终点是一样的。
今天我很开心,目前为止我破冰了有了公众号:gujinlishi有了粉丝。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